轉載 工人階級談經濟社會

作者 獨立工會

這已經是身邊的朋友第四例開店失敗了。其中一例是三人合夥開民宿,投入超過100萬元,結果剛開業遭遇2020年的疫情,損失慘重;其他三例開的是飲品店,兩家店是賣奶茶,一家店是賣燒仙草。持續最長的奶茶店開了三年,算下來勉強收支平衡,等於朋友這三年白幹了;燒仙草店開業後僅持續了三個月,營收實在太過慘淡,朋友及時止損,剛好有人要接手,就把店面轉讓了。

開店是很多年輕人的理想職業,不少人心中一直有著一個開店夢,開一間小小的店鋪,可以賣咖啡、奶茶、甜點、書籍或者鮮花 …… DT財經與智聯招聘的《2020年輕人理想工作報告》顯示,從80後到00後排在第一位的理想工作都是“自己開店”。移卡聯合艾瑞咨詢共同發布《小店經濟活力報告》,對18-50歲的核心從業人群進行調研,結果顯示目前37%的民眾已經開了小店,對於未開小店的人群中有71%的民眾未來有開小店的打算。其中,咖啡廳、奶茶店、甜品店、面包店、花店、書店最受人群青睞。

誇張一點說,很多年輕人不是在開店,就是有著開店的想法,在準備開店的路上。只是開店真如此美好嗎?年輕人對開店的玫瑰色想象是怎麽建立的?

當年輕人按照大眾傳媒鼓噪的模板去實踐時,幾乎註定要碰壁了。

我們重點來說說茶飲店(包括純茶、傳統奶茶與新式茶飲),它是不少年輕人的創業首選。無論是數據還是身邊直觀的例子,都在說明著茶飲店的生意很紅火,茶飲店的利潤很可觀。艾媒咨詢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發展現狀顯示,33.8%的用戶每周消費一次新式茶飲,16.0%每天消費一次,新式茶飲逐漸成為中青年群體的高頻消費品。從長期來看,新式茶飲還將呈擴大態勢,預計2021年,新式茶飲將恢復甚至是超過疫情前水平,市場規模接近2800億元。

乍一看,新式茶飲是新的風口,但數據的另一面是,喜茶、奈雪の茶、茶顏悅色、coco都可、一點點、貢茶、蜜雪冰城等知名的新式茶飲品牌,基本壟斷了市場,並收割了大部分利潤。小眾品牌的茶飲或者自主創業的茶飲品牌,並沒有太多存活空間。數位線下大數據發布的《2020年中國新式茶飲行業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16 年中國新式茶飲門店數量還只有19萬家,到 2019年,這個數字就漲到了50萬家。企查查的數據則顯示,去年註冊的奶茶相關企業的數量達到了十年之最,共8.54萬家,其中有九成面臨虧損。有人形象地總結道:“現在的新式茶飲行業已經不是紅海,而是‘血海’了。”

不久前閑魚根據平臺的轉賣數據總結出了《2021創業避雷指南》。2021年第一季度,創業者最應該避開的項目是:奶茶店、咖啡館、花店、茶葉店、服裝店、便利店、劇本殺店、美容院、密室逃脫店等,相關商品轉讓最多。不少用戶選擇在閑魚出售店鋪設備回血。茶葉店使用的泡茶長桌,用於灌裝奶茶的封口機以及咖啡店中的商用萃取咖啡機,是閑魚上轉讓數量最多的設備。

不少年輕人感到不解:怎麽會,不是說奶茶凈利潤最高可以達90%?怎麽會變成90%的店經營不善?

年輕人顯然低估了開一家奶茶店的成本。網易數讀結合了幾個品牌茶飲品牌的加盟費做了統一,開奶茶店的第一年,加盟費、保證金、管理費、設備費、裝修費、原材料費、裝修費、店鋪租金、員工租金,你至少需要支出48萬元。這些還不算水費、電費和設備折舊的費用。

單單一杯奶茶的材料成本可能很低,這讓利潤看上去很高,但利潤還得扣除掉租金、人工等大頭的成本支出。招商證券2019年的《新式茶飲深度報告》顯示,成熟門店凈利率僅有10%-15%,遠低於人們猜測的90%暴利,且凈利率對於日單量極度敏感,800單左右是一個門店前臺的盈虧的平衡點。這個數據遠遠超出了外行人的想象。

不少人輕信了網絡上“0元加盟”的鬼話,最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公眾號“人間theLivings”一篇《0元加盟奶茶店,讓他3個月負債20萬|人間騙局》的非虛構寫作,清晰展現了這一騙局的運作內幕。當你以為0元就可以加盟時,前面有無數個坑等著你跳。文章底下不少有著相似經歷的受害者紛紛留言,教訓堪稱慘痛。但不少不諳世事、對這個行業並沒有清晰認知的年輕人,還在輕信一些“快招公司”加盟商的各種話術,使勁往坑裏跳,賠掉自己的積蓄甚至負債累累。

茶飲店如此,書店、鮮花店等也大同小異。雖然後者無須加盟費,但經營一家店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網購的沖擊下,很多實體店僅僅依靠情懷也是難以為繼的。創業者可以拿情懷做生意,消費者就務實得多:網上更便宜,為什麽要線下買?

除了得考慮生存和盈利外,開店所需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並不遜色於他們在職場上的付出。比如開一間茶飲店,你得早早起床,熬茶底、製作奶蓋、燒配料,生意忙碌起來,你得重復點單、收款、做奶茶、攪拌、搖晃、打包;如果請了員工,你得為他們的工資負責,得培訓他們形成良好的服務態度,甚至得提防員工聯合起來做陰陽賬 …… 你以為當了老板就隨心所欲了,但顧客就是上帝,你會為點評網站上的一個差評焦慮上火;你以為可以看心情開店,客人少了你就靜靜讀書曬太陽,但房租或員工的人力成本可能會讓你靜不下心來。不少開店的人自述:開個店比上班累還累,自負盈虧,全年無休。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與美團研究院聯合發布《服務業小店店主生活和工作報告》顯示,87%的店主每天工作時間8小時以上,也有不少人超過14個小時。

因此,微博上超過2.5億次閱讀的話題#辭職開店是年輕人的退路嗎#,實在太天真了。辭職也許還有退路,但草率地開店搞不好會走入一條死路。

自由的錯覺:另一種形式的打工

不少人開店,沖著自主和自由而去。為老板幹活就得看老板臉色,接受老板的“剝削”;自己當老板了,就真的掌握自主權,並免於“剝削”了嗎?

對於任何實體店來說,房租成本都是最大的支出之一。在網易數讀“在黃金地段租下一個15平方米的小店”的統計裏,深圳的平均月租金是27135元(平均最高為41445元),廣州是17280元(平均最高為26190元),上海是13860元(平均最高為44055元);二三線城市也不見得便宜,青島是7065元(平均最高為20385元),南昌是5625元(平均最高為7200元)…… 這也意味著:除非店面是自家的,否則自己當老板,首先是在給房東“打工”。無論你做多做少,老板都得付你工資;但自己開店,無論你是否有收入,你都得給房東支付房租。

在馬克思理論的視域裏,勞動的異化的根源是,生產資料並不掌握在勞動者手中。勞動者沒有生產資料,為了生存只能出賣勞動力,勞動成為可自由出賣的商品,不能體現勞動者的自由本質,勞動產生了“異化”;並且勞動所生產的勞動產品也不能由自身占有,這就造成了勞動者與其勞動產品相異化……前文所談到的工作倦怠,就是異化的表現。

因此,馬克思、恩格斯這樣說:“生產者只有在占有生產資料之後才能獲得自由。”與之相對的,“一個除自己的勞動力以外沒有任何其他財產的人,在任何社會的和文化的狀態中,都不得不為另一些已經成了勞動的物質條件的所有者的人所奴役。”通俗地解釋,老板有生產資料,那麽他在生產過程中就占有優勢,他就可以占有你剩余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人們不免會以為,如果我自己當了老板,設備是我的、原材料是我的,是不是就占有了生產資料了呢?利潤是不是就都是我的了?

開個奶茶店、開個水果鋪、開個理發店、修理摩托車,甚至是開設私立幼兒園,都屬於個體經濟。社會通行的對個體經濟的定義是:在勞動者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的基礎上,從事個體勞動和個體經營的私有製經濟。個體經濟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生產資料和勞動成果歸個人所有;二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勞動為基礎。

但具體的勞動實踐中,卻很難說個體經濟完全掌握了生產資料,因為生產資料除了機器設備、工具、原料等,也包括土地、廠房等。對於一家小店來說,店面才是成本最高的部分之一,只要仍需要支付房租,就存在某種形式的“剝削”,不平等的異化勞動一直存在,你就仍然在為別人打工,也就不存在那種絕對的自主和自由。“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製”,這是馬克思想象達到的一種理想狀態。這說的是,在生產資料共有的基礎上,允許個人占有自己的勞動產品,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只是,目前我們的生產力還沒發達到這樣的程度,它也是我們社會前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