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工人階級談經濟危機

作者 獨立工會 寫於 二零一二年

緒論

經濟、經濟―經世濟民做到了嗎?

當前的經濟大體上可以分為以美歐日為代表的西方發展成熟的經濟,和以磚頭五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市場經濟。

前者中間又以美國經濟為領導,後者以中國經濟為領導;世界經濟問題也就是美中兩國的經濟問題。

經世的意義是經營和治理這個國家,使之符合世界的發展方向,避免失去控製,以至於甘冒出軌翻車等毀滅性危險;濟民指的是人民大眾生活水平上升,至少不再下降。

美國經濟自從裏根上臺,中間經過大小布什和克林頓三十年新自由主義折騰,除了90年代中間短期較為平穩之外,其余的日子很不好過,以至於發生了2007-2009年“金融融解”的危機,它不但蔓延全球,而且連帶把中國的“改開大業”給以沈重的打擊,至今愈演愈烈、無法收拾。

根本原因何在呢?

很少人歸因於實體經濟的生產障礙,大多數人認為這都是金融、銀行、房貸等虛擬資本發生了這種那種的不順遂導致經濟大衰退。他們認為只要理順虛體經濟,實體經濟就會霍然痊愈,全球的經濟恢復指日可待。果真如此,何以三年之後並無起色,反而把作為“世界經濟引擎”的中國推向萬丈深淵而在所不惜呢?佐利克之流在卸任之際前來中國,意欲何為呢?

虛體經濟派的錯誤在於不懂得實體經濟是經濟中的基礎部分,而虛體經濟是經濟的上層,沒有不因基礎動搖,上層震裂的。設若上層部分不穩而基礎穩固,經濟結構仍然不至於垮臺。換句話說,在經濟增長不遭受生產障礙的條件下,金融問題不會成為致命的問題。實體經濟既是整個經濟的動力也是虛體經濟的被動性、依賴性和斷裂性的源頭。

在這篇介紹性質的文章裏,我不準備詳細評析西方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因生產障礙(或生產失敗)導致經濟大衰退和長期蕭條的歷史性總結,而只做提綱挈領的要點說明。等到本文刊出和廣泛討論之後,再做總結。

總論

要點就是:“資本主義生產的真正障礙是資本自己” 和“利潤率是資本主義生產的推動力;那種而且只有那種生產出來能夠提供利潤的東西才會被生產出來”(馬克思)。

我們知道:在當前的晚期資本主義製度裏,高利潤和高利潤率(及增長率)之間是互相排斥的,要實現高利潤和高利潤率兩全其美是不可能的。在這個前提下,資本一般為了攫取近利而顧不得國內的利潤率。近三十年以來,世界市場的規模和潛力上的局限及經濟體之間、同行業之間的競爭(不排除壟斷),促使資本大量投向不變資本,即生產工具,主要是機器和自動化生產工具,以便發展並增加勞動生產效率(美國企業勞動生產率自1980到2010年增加了60%,即30年來的年增率為2%),降低生產成本,極大地提高利潤總量。導致:資本的有機組成(即預付的不變資本或固定資本c與預付的可變資本或工資加福利v的比,也就是c/v)不斷上升和因為縮減對勞動力的投資使得平均利潤率不斷下降。代價:商品生產相對過剩,而資本積累絕對過剩;資本積累過多,規模過大,投資不出去,過多的資本必然而且蓄意製造剩余人口和失業後備軍,並走上投機道路,轉化經濟危機為金融危機。無風險或少風險的生產性投資渠道壅塞,資本的實現和擴大再生產遭受困擾;大量失業、貧困、破產以及工人階級的社會與政治地位的低落等等。結果:生產力越強大,平均利潤率及增長率越下降,以至於陷經濟於停滯並引發金融和債務危機。關於最近公布的新資料,參看MichaelRoberts:

https://thenextrecession.wordpress.com/2016/07/11/america-jobs-profits-and-the-stock-market/

及其他資料。

預算緊縮和刺激方案都不能解救危機。以前行之有效的解救辦法是通過戰爭、普遍毀約和沒收來毀滅生產、資本、通貨、財富、資產的過剩。但是在全世界資本處於風雨飄搖的今天,誰都拿不定主意,也不敢冒險。

除了上面所說的平均利潤率下降造成的危機之外,資本主義的生產危機似乎意猶未盡;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危機―價值危機正在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最終殺手。

資本主義世界發現它自身墜入價格的兩個陷阱―其一是跟隨下降的價值而擾動的商品價格,價值之所以下降是由於大量使用減少勞動量的機器,使得勞動者的工作日時間大部分消耗在為資本生產剩余價值(這部分被資本家獨占,沒有被社會使用,只作為交換價值而存在),只有很少一部分(即必需勞動部分)用來為社會創造新價值;其二是作為商品所吸收的死勞動(或稱為物化勞動)價值的機器磨損及原材料或能源消耗,都因為機器耐用性提高,以及原材料和能源低消耗、高效率,從而大為減低,因此商品的成本價格進一步地下跌。商品、生活資料、生產資料普遍貶值。機器和自動化的使用使商品廉價而過剩,世界市場萎縮。

由於資本價值隨時間遞減,房地產、債務、證券、商品及其他金融資產例如通貨無不隨著時間貶值。其價值的量度標準是黃金價值,而黃金價值則由黃金生產的勞動生產率決定。人們為了保有資產的價值,往往延長持有資產的時間,於是增加了資產的周轉時間,而債務和金融總危機因此變得更為頻繁而嚴重。

鑒於擁有高生產效率的工人階級把大量時間浪費在生產剩余價值或利潤上,使得為社會創造新價值的時間普遍減少,商品、資本及通貨的普遍貶值產生了價值危機―商品及資本的價格緊縮而同時通貨膨脹,即緊縮與通脹並存的價值總危機。

一個顯著的矛盾是:一方面商品,資本及虛擬資本(即產權的資本化,包括銀行信貸,證券,股票期權,房地產,期貨,衍生產品,證券化資產及其他金融工具或對未來利潤的期盼等與勞動價值在表面上無關因此價值不確定的、而在內容上相關的虛幻資產)全部貶值,而在另一方面,同時並存著商品生產過剩,產能過剩及資本積累過剩。

銀行資本與實體經濟相矛盾,並使貨幣流向虛擬資本脫軌而去。銀行資本靠實體經濟為生,但是它對實體經濟不做貢獻而成為社會和大眾的一種巨大浪費、重擔與危機渠道和機製。

在過剩資本的威脅下,當前的價值危機日益無解,因為過剩資本必然蓄意打造一個人為的過剩人口及長期失業大軍。

壟斷資本培植國際壟斷金融資本來降低過剩資本帶來的不可忍受的負擔,從而使國際壟斷資本打開世界市場,以有毒的(應當讀作詐騙和一錢不值的)資產與債務的形式把過剩資本轉移出去。過剩資本已經把經濟危機金融化,即從事實上把經濟危機蛻變為金融危機。

延緩危機意即把作為投資主要障礙的過剩資本予以清除。這一觀察跟經典觀點―危機源自缺乏消費需求是相反的。資本毀滅的普通方法包括世界規模的戰爭,廣泛的破產和毀約,這些都有嚴重的副作用。唯一可行而無害的方法是:經由金融賭場組織及利潤共享的征稅方式通過自然破產,使大銀行及其他大資本國有化。然而,“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趨向於保持資本的現存價值並促使自我擴張…”,其做法是通過以降低利潤率為代價來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資本是會頑強抵抗使用毀滅或者收歸國有作為自我擴張或經濟恢復手段的。

隨著過剩資本的延緩毀滅,在增強的勞動生產效率的前提下,平均利潤率下降這一傾向性規律將會由於以下的矛盾使經濟長期停滯:

“現有資本的周期貶值,這個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固有的、阻礙利潤率下降並通過新資本的形成來加速資本價值的積累手段,會擾亂資本流通過程和再生產過程借以進行的現有關系,從而引起生產過程的突然停頓和危機。”《馬恩全集》第25卷,第278頁,即《資本論》第3卷,第15章。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刺激、積累的條件和推動力的利潤率(即資本的相對增長率)會受到生產本身發展的威脅。然而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的理由卻是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從而資本主義不自覺地為一個更高級的生產模式創造著物質條件。

以下讓我們探討幾個實際的事例。

1.零利率能夠幫助資本主義經濟嗎?如果不能,為什麽不能呢?

支付的利息是勞動力為資本免費創造的整個剩余價值的一部分。資本在半強迫下免費占有的剩余價值是資本的增殖總額,其中包含利潤,利息,租金及賦稅等。

貨幣資本或生息資本與生產性資本分享剩余勞動產品。近乎零的利率意即借款者無成本借貸,生產性資本家可以把剩余價值幾乎都作為利潤全部侵吞,不必因利息負債,而且也不用為租金和賦稅負債,這是因為資本可以借長期貸款而不出成本或極少成本。在名義上,這種高質量的競爭優勢會鼓勵資本加強投資和生產,謀取利潤,從而增強利潤率和增長率,可以說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應。

不幸的是,近乎零利率所最可能增進的不是實體經濟,而是虛擬資本例如證券、銀行及其他虛擬資本的生產(今年美國股票升值可見一斑)。理由是顯而易見的,即凡是有能力免費貸款給別人的要嘛是無權的存款人要嘛是中央銀行家―他們要為可見的將來刺激出一個全面的通貨膨脹,以浪費掉別人的好貨幣來代換壞貨幣。因為貨幣“價格”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地便宜,壟斷金融資本早就占盡便宜,囤積貨幣,準備一旦利潤上揚,大賺特賺。然而生產性資本因為商品生產過剩和資本積累過剩,反而無意於借貸投資。

結果是我們又回到了原點。

奧巴馬為鼓勵企業創造工作機會特意減稅的提議也同樣是行不通的,因為資本可以在理論上無成本借債交稅,所以其影響也微乎其微。

越來越多的虛擬資本在美歐日中央銀行免費貸款以拯救銀行、避免破產的政策下,變成零利率的癮君子。自從2008年美聯儲拋出九萬億美元註入流動性以來,除了冒著通脹危險繁榮證券、期貨等市場外,壞資產仍舊,金融危機的源頭仍舊,只不過把危機暫時延緩了,但恢復經濟遙遙無期。見http://brechtforum.org/economywatch/money-addicts

2.美國社會的階級對立

奧巴馬減低預算赤字的強硬路線,只是一種從軟線做機會主義的退卻,目的是出賣勞動多數,不惜代價地競選連任。人民不能因為他改“善”了策略就相信奧巴馬。不受約束的機會主義者根本沒有為人民利益的原則;他們的任何改變不過是廉價的計謀而已。

人民應當了解資本為壓迫及剝削勞動多數,啟用兩個代表資本利益的兩派,即茶黨•共和黨及民主黨。二者之中的任何一派都能為資本攫取權力並從事反對勞動多數的階級戰爭。那種寄希望於兩派之中的勝出者來停止壓迫和剝削是全然的白日夢。即便奧巴馬憑借欺騙和兩面派手段取得連任,他將仍然是大資本的囊中物,而大資本是絕對不會放棄它對勞動人民的極權統治的。

資本主義自從誕生以來遭受最為嚴重的價值危機―更新的價值遠遠達不到需求的―獲取天量的利潤既不能防止也不能停止因新價值隨著勞動生產效率的發展而遞減的內出血。取得的利潤越豐厚,雇用的勞動力就越少,勞動創造的新價值也越少。社會經濟價值的總剩余出現了赤字,過去的社會價值的消費無法一如既往地得到補償。整個社會進入這樣一個價值危機時代:利潤率及經濟活動下降,增長轉化為停滯,恢復受挫,債務超過還債能力,銀行面臨毀約,貨幣貶值,財產集中在越來越少的人手裏,緊縮•通脹交替著待命而發,世界範圍內的大量失業,等等。簡單地說,由於勞動生產率引發價值危機,留下長達一個世紀的經濟危機及伴隨而來的商品生產過剩和資本積累過剩。

資本正在設法把21世紀的危機轉嫁到罪孽深重的勞動多數頭上,讓他們當替罪羊並強化階級戰爭。

3.無人工廠是否可能呢?

“工人貴而設備便宜,這就鼓勵公司行號寧願把錢花在機器上而不再花在人們身上”。

如果這一傾向繼續下去,資本投資中的不變資本部分是否最終會完全取代可變資本―生產中的全部人力?關系著自動化生產取代勞動的許多問題會引起相關的其他問題,譬如勞動力會從社會消失及世界會變成一個純機器的世界嗎?機器會自動繁衍自己嗎?

通用汽車公司曾經於1980年代投資800億美元在底特律的悍馬出艾克工廠,搞全自動生產。但是,“設想成為櫥窗的工廠卻以一場夢靨告終”。(參看爾乃斯特•曼德爾著《資本主義發展的長波》,Verso,1995,第164頁)富士康執行長郭臺銘在2011年曾經說要采購一百萬臺機器人來代替人力生產,結果如何呢?沒有下文了;直到七年後的今天(2018年),他才正式公布要裁員三十四萬人,力拼A.I.無人工廠。

為什麽GM的機器人狂亂不羈,不勝其煩呢?原因在於機器不創造新價值,為資本創造價值的只有勞動力。離開勞動力的資本只能空轉;離開資本的勞動力卻可以謀求繁榮。要想創造使用價值然後創造交換價值,就必須仰賴人們花勞動時間,把自然資源轉變成為製造產品和服務產品,也就是從無到有。離開人們的幹預,設計,嘗試和測試,組織力,任何機器或自動化生產都是不可能的。機器增加活勞動的生產效率,從而間接地增加價值;但是,它自身不能夠創造新價值。它頂多可以借助機器生產者已經投入到機器裏面的死勞動,贖回已經客體化(或物化)在機器裏面的價值。當扣除了機器的耗損和折舊成本之後,它的內藏價值通過被異化的剩余勞動時間傳化為資本,直到廢棄為止。機器人自身是不能為資本創造價值和由此創造利潤的。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即Grundrisse中曾經警告讀者。

剩余勞動時間隨著機器的發展而增加,於是勞動為資本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並使資本得以無償占有更多的利潤。然而創收的代價是由於投入可變資本或預付的工資遠少於早先投入的不變資本―工廠,設備,原材料和能耗,機器及自動化等,導致平均利潤率下降。增長率通常與經濟一起停滯。“資本作為主導生產形式朝著自我解體的途徑運轉”。(《大綱》第700頁)投資不變資本的回報停滯是生產力不斷增加使得作為生活工作日的一部分的剩余勞動時間的增加達到飽和程度的必然結果。換句話說,對活勞動力的額外剝削阻礙了資本的實現;“生產力的增加變得與資本無關;實現本身變得無關緊要,因為實現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小,於是資本不成其為資本”。(《大綱》第340-1頁)

一旦利潤飽和而且平均利潤率下降,資本將可能延緩利潤率下降,方法是“開創【例如服務業】那種對資本而言需要更多的直接勞動的,或者在勞動生產力還欠發達的地方【例如磚頭五國及其他發展中的市場】的新型生產分支…,也可能開創壟斷業”。(《大綱》第751頁)

西方發達市場的就業發展證實了馬克思的預見。為了增強利潤率,資本提供比生產性企業職場人員更多的“非生產性”服務業人員和職位,如軟件,金融,市場,廣告,娛樂,零售,房地產,接待業,醫療,教學,保安,軍事等。海外工作外包成為資本攫取海外高利潤率來補償國內低利潤率的另一個重要方法。由於利潤率下降連帶使資本貶值,西方發達市場不得不實行去(或解除)工業化的工業政策。

資本積累過程中的金融化以及經由多國公司實現資本的國際壟斷是資本逃脫因利潤率下降而日趨沒落命運的第三個方法。經濟大衰退之後緊跟而來的大停滯斷然否定了那些做為奇想怪論的新自由主義紓困療法。

4.為什麽私企不願意投資到綠色能源?

奧巴馬要求國會停止給石油巨頭每年40億美元的退稅補貼。正確的辦法是:禁止這些壟斷資本趁機打劫―提價;把節省下來的錢支持真正新能源技術,譬如不損害環境或威脅食物供應的風能和太陽能發電或高科技生物燃料。

資本的高峰發展已成過去,而且進入無可挽回的逆發展階段。它的存在對社會弊大於利。資本唯一的優勢是其不斷創新和不斷增加的生產力,但是,在生產的障礙下,它隨著時間而快速弱化。

壟斷大化石燃料資本控製並擁有地球上的自然資源,以便索求人們無法抗拒的壟斷價格,並勒索極高的利潤。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資本抑製而不是發展新能源及相關的技術。實際上,它已成為一股危害人類進步的反動勢力。反對資本的力量必須盡早打敗並盡快替換它,否則資本將陷地球於毀滅,那時就太晚了。

私人資本是綠色能源企業的最壞的投資者,因為它們不是勞動密集型而是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的事業,因此生產的利潤率(或資本的投資回報率)是很低的。

不應資助私人資本投資綠色能源,國家政府應獨占對公有或社區的新的可再生能源企業的投資。政府應把所有壟斷資本―包括金融和油氣資本國有化,準備好系統性地變革這個成為時代錯誤的資本主義生產模式。

5.論住者有其屋政策

美國整個房屋價值從峰值下降了 7 萬億美元。由於房屋不是如同食物那樣的消費產品,而更像是作為股權的股票— 一個有使用價值的真正金融資產。房屋所有權轉手就像股票一般。雖然買方因高價位進貨而失去股本,可是,如果賣家仍在住房市場上做買賣,那麽他的盈利額和買家的損失量相同。但是,如果不是這樣,賣家會發現其增益是浮誇的,因為不是每個部門的貶值率都和房地產的相同,何況賣方手中的現款價值也在與時俱退。

在目前的大停滯時代,所有產品和服務產品都在貶值,其中一些貶值得比較多,貨幣值也同樣在貶值。任何價格上升現象必然是暫時的 ;價格以下降中的價值為參照作上下波動,它會最終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價值取得一致,但在這裏順便提一下:這一事實與商品的供需關系是無關的。

由於一切都在隨時間貶值,沒有辦法對抗這一價值規律並保持領先,第一,除非有一些特別的行業更為勞動密集或比社會各行業的平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需要更長的平均必要勞動時間。這些特殊行業因此屬於那些具有減少勞動生產率、 生產力和利潤的部門;其貶值程度因此小於所有部門的平均貶值程度。典型的農業,如水果和蔬菜等部門、 采礦和接待部門可算是特殊行業。第二,壟斷資本所控製的市場— 如金融、 軍事、 電信、 互聯網、 計算機和其它大工業 — 的價格是壟斷價格―具有導致價格膨脹的剛性和不降反升性質。

雖然房屋有價值,即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但是,其磨損折舊很適中,舊房屋保值性比新房屋好,即舊房在單位時間(年)的貶值速度小於新屋。股票有虛擬交換價值,但沒有使用價值,早些時候買的舊股票往往比新買的股票會較好地保持其一般性的虛擬價值。

同樣,資本投資會按照利潤率的下降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減少或減速。

利潤率下降的反面也是如此,即當利潤率上升或資本自我擴張時,商品升值或資本升值以及產業投資都會與時俱進地加快。迎來擴張最有效的辦法是,雇用更多的工人,提高工資/福利,當然這是以降低利潤作為代價的。

為恢復和擴大房地產業,建築商要雇用更多的建築工人和提高工人的工資/福利,同時降低房屋的自動化的製造與建造過程,從而犧牲利潤。這將減少資本的有機組成 c/v ,其中 c 是預付的不變資本或固定資本,v是預付的可變資本或工資加福利,資本的總投資是 c + v.

有時候好政策是最好的政治。

銀行必須勾銷大多數人的抵押貸款,使借款人償還不超過原借貸的 10%。

較新的房子平均比具有完全相同的建築樣式、材料與面積的舊房貶值得多些。此外,較新的房子隨時間貶值較快,因為不只是商品,連資本和貨幣也隨時間貶值。價格按照其相應的價值波動,最後都返歸價值。價值貶低最終引致價格走低,導致住房等商品價格下降,這無關於供需關系。下降背後的動力是價值折舊。舉例而言,當人們發現一所舊房子,建在七十年代,或甚至在 1950-1960年代,其價格維持得相當好,這令人驚訝的事情原因何在呢?

原來,價值在經濟學裏面是舉足輕重的。

說到這裏,我們應該全面停止建房嗎?我們不應該。生產是任何社會的首要任務。我們應該做的是通過大銀行及其他壟斷資本的國有化來糾正功能失調和腐敗,即致命的社會生產關系— 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和利潤的最大化。低成本或免費的公共住房、 高等教育、 醫療保健和退休項目,以及終生就業必然是一個稱得起民治(by the people)、民有(of the people)、民享(for the people)這個光榮稱號的政府的優先任務。

生產不應當為私人利潤而應當為了人類的福祉及環境的平安無恙。

我想將我剛才說過的再加以提醒,即所有商品包括房屋的總的趨勢是隨時間失去其價值。那些希望看到一個價值上升的市場並押註的人們,會失敗於跟貶值市場賭輸贏並傷害到自己。

買房自住者應該買二手三手房,避免買較新的住房,因為後者貶值快。

不僅商品貶值,資本和貨幣的價值也與時俱退。建築商、 開發商、 房地產經紀人都想要趕超那個所向無敵的貶值大洪流。要取得成功,他們將大量舉(低利率)債,把房價相對於成本價格提高到驚人的水平。很明顯,買家會因這種計謀猶豫不前。對於這種買方的抵製,他們的反應將是在建築方面偷工減料和進一步降低勞動成本到露骨的程度。新住房的質量和價值低下就不用說了,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毫無價值。

《洛杉磯時報》最近報道:長沙市 30 層酒店在兩個星期內拔地而起。一些人質疑建造方面的安全問題,但建築商卻為自己的建造方法作辯護。上海2009年13層樓倒地的恐怖經驗記憶猶新啊!

法律說:當房屋凈值低於市場價格,住房抵押貸款方有止贖住房和趕走房主使之無家可歸的權利。法律是錯誤的,因為這違反了任何法律都不應該使人無家可歸的人權。使用市場價格做出判斷是完全瘋了,因為市場價格在價值軸心上作不理性的上下波動。國會必須立法把市場價格更換為基於建築中使用的勞動力結算的住房原價值。建築中的住房所使用的全部勞動時間和每小時勞動力平均價格都是公共知識,建築商及(或)房地產經紀人可以輕松地把原先住房價值登錄在官方住房記錄上。

為了進一步保護數以億計房主的福祉,政府應規範開發商/建築商/房地產經紀人賣房所得的利潤。公開已知的住房成本價格,是其原始價值及固定資本投資的總和。固定資本投資包括設備、 機械、 工廠的磨損及折舊,原材料與能源的耗費開支和用於住房建築和生產的設計與知識產權成本。標高的金額不應超過成本價格的一定百分比,這一百分比取決於住房樣式、 大小、 功能、 地區位置和歷史發展。政府須定期公布“住房標高的金額表”。

再重復一遍,政府必須不使任何房主無家可歸。

上次兩個主要經濟衰退,分別結束於 1975 年和 1982年。衰退後10 季度內,經濟共增長 13.4%;在這次經濟衰退後的10個季度,經濟增長只有 6.2%。

住房交易的緩慢不是經濟停滯的關鍵問題。一般的價值危機,其中房屋價值隨時間下降是一個組成部分,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房屋,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務產品越來越多地使用機械和自動化取代勞動,以便使金融•軍事•工業三巨頭體製更為富有,代價是低工資、低福利、就業不足、失業、 大規模貧困、 喪失抵押品贖回權、 破產和不斷下降的政治和社會地位。

缺乏勞動力投入到商品/服務產品中去意味著較少在貨物中創建新價值。凝結在貨物中的新價值隨時間下降最終導致較低的新市場價格,因此市場緊縮。房屋通常就是這樣的緊縮市場,與貨幣或財政政策改變或調節控製無關。

從購房者的角度來看,他遭受到雙重懲罰 ― 第一,房屋的價值連帶著價格將做結構性的下降;第二,按揭貸款支付利息。購房者因此兩面受損。當買家把住房因老化造成的折舊也計算在內時,一旦簽下新房主的字,他們就會在金融和房地產資產上三面受損。

如果貸方出借的利率是負的,譬如-0.8%,這可以幫助買家補償部分損失。不過,這是不夠的。真正解決房屋災難的辦法是住宅產業國有化。所有有工作而需要住房的家庭應可以以象征性的房價從工資中扣除支付費用給政府購買住房。

6.從價值危機看歐債危機

債務危機已不再只是希臘或意大利的問題,它蔓延到了整個歐元區。

馬克思價值理論清楚地表明當工業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加,而金礦開采停滯導致更高的黃金價格,一如目前,那麽商品和紙幣的市場價格會下降。這就是今天的先進資本主義世界發生的現況。

作為傳染體的債務危機是價值貶低危機的直接結果。因為不能兌換貴金屬的錢的價值與時俱退,銀行信貸的錢也一樣,它要求的利率比當黃金價格較低時更高,並且是越來越不願意出借。在美國,債務危機的嚴重性與歐元區債務危機相似,但是已被推遲,因為作為世界上唯一的儲備貨幣―美元具有獨特地位。

高勞動生產效率引發的價值貶低危機遭受到我稱之謂“緊縮•膨脹”或滯脹的打擊 —同時並存的商品價格下跌和不可兌換貴金屬錢 (或通貨膨脹的貨幣)貶低,兩者都以黃金價格來衡量。根據相對貶值率的不同,緊縮•膨脹可以主要發生在商品 (通貨緊縮)或錢(通貨膨脹)之中。此外,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會發生資本貶值和資本的生產率下降。

平均利潤率和增長率下降的傾向性規律應用在這裏的同時,總利潤飆升。枯槁的經濟增長不是由於利潤下降而是由於緊縮•膨脹產生下降的利潤率、 失業和資本對投資進行罷工。沒有任何理由,可以用來判斷德國經濟不服從這一規律。

一般經濟學家普遍建議把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改變作為臨時醫治傳染性債務危機的療法,其實有比這種建議更有效的解救危機措施:世界人民應該暫停當前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便克服危機。

時論認為:27 個歐洲國家中有25國的領導人同意簽署新的財政契約,它將用法律限製他們不準使用穩健的財政刺激方案來反擊經濟衰退。在歐元區外的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做法。這些國家占世界經濟的 20%以上。判定他們要經歷更長和更深沈的衰退將會拖垮那些依賴貿易為生的、從中國到美國的經濟區。

按照凱恩斯主義的觀點,無視生產和資本過剩,預算緊縮意味著增長失敗,因此未能停止債券的毀約。

不過,從馬克思的價值理論出發,資本主義世界已遭受這麽長時間的過剩,已經經不起通過財政刺激方案再一次地過剩,很明顯德國總理安格拉 • 默克爾,作為原東德人氏(Ostländer),已經把馬克思的教導銘記於心。

高生產率導致高剩余價值生產和低新價值創造,因此間接導致舉高債維持主權開支,因為潛在的剩余價值包括利潤、 利息、 租金,稅務負擔,債務融資的剩余勞動力的補償、政府支出和其他浪費性質的開支。低新價值創造引起並存的緊縮的商品和膨脹的貨幣。(兩者都是由在黃金生產中的勞動生產率決定的黃金價值來衡量)。默克爾珍視貨幣穩定遠超過了商品價值的與時俱退。

如果她把德國所敕令的緊縮方案終結在馬克思的結論上,那麽唯一可行的辦法將是把所有的銀行和企業“歐洲聯邦化”,因此來進一步地團結各歐盟成員國。沒有生產資料私人所有權的社會化,就沒有真正的解決辦法,來結束在世界任何地方的債務和銀行危機。

財政刺激計劃只是一種權宜之計。去除生產障礙才是解決經濟危機和災難的關鍵。

德國已經是主要的凈出口國 ;它不需要故意維持一個貶值的貨幣,這就是為什麽默克爾反對把經濟刺激作為一種可行的政策選項的原因。

毫無疑問,她知道緊縮政策將會對已經陷入困境的經濟造成危險。在兩害相權之下―即在貨物和服務產品的緊縮與通貨膨脹之間進行選項,她選擇了前者,因為前者比後者更容易忍受。凱恩斯主義的刺激方案容易導致如同20 世紀 70 年代那樣的滯脹―過剩連同通脹一起變得更糟。

馬克思預測價值的危機即包含產品和服務產品以及貨幣與資本在內的普遍貶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貶值轉化為下降的生產價格,圍繞著生產價格,市場價格跟隨著波動。相關聯的一個傾向性資本主義的運動規律是著名的平均利潤率下降規律,從而導致增長率下降。他基於勞動價值論的預測在很大程度上經過實踐證明屬實,例如美國平均利潤率長期以來,特別是自1970年代以來持續下降至今,並與凱恩斯斷言的有效需求不足論無關。對馬克思而言,有效需求不足只是運動的結果,而不是產生危機的起源。

盡管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及其引申理論―傾向性平均利潤率下降規律,自從150年前創始以來,經過難以估計的長期復雜和多方面的認真檢驗,確證無疑,但由於西方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借助統治階級的政治霸權來主導全球的經濟理論及其歷史,導致世界市場上的半殖民地資本主義地區的經濟學工作者舍近求遠―篤信西方政治經濟偏見,懷疑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過時,甚至於不惜詆毀之而後快。對於這些半殖民地資本主義地區的“帶有雙重偏見的”學者們,我以誠摯的心情勸諭他們參看以下兩本著作,作為啟蒙和使之避免或洗滌閉關自守心態:

  1. Andrew Kliman: “The Failure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Great Recession,” www.plutobooks.com, 2012
  2. Andrew Kliman: “Reclaiming Marx’s ‘Capital’―A Refutation of the Myth
    of Inconsistency,” Lexington Books, 2007

我將摘要介紹這兩本書,以饗讀者。

磚頭五國屬於後進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其特點是資本欠發達,市場欠發達,農業仍占重要收入部分,但是優點是發展和前程遠大,搞好了就一躍而晉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行列。磚頭五國個個躍躍欲試,不惜一搏。

果不其然,不但中國,所有五國都增長快速。磚頭五國1999年的產出只占全球經濟的4.1%,美國占30%,歐盟占28.9%。到了2011年,磚頭五國占到18.9%(約13萬億美元的產出,緊逼美國),美國降到21.5%,歐盟降到25.6%。一個經濟的多極世界站穩腳步了。

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搞資本主義的大躍進是要付出龐大代價的―勞動力資源、天然資源和汙染資源等潛在的未開發資本要無償或廉價出賣給國際壟斷資本來換取外資作為發展的本金,外加生產和市場的出讓,政治的不自主,經濟、金融、財政的“外化”等作為流到西方壟斷資本家手裏的血汗利息,一句話,墮落到半殖民地資本主義的深淵裏。

由於西方資本帝國主義已經掌握了長期資本霸權和世界市場及政治經濟與軍事的強大勢力,後起的磚頭五國無法借助於資本主義大躍進來取而代之,頂多在生產和市場上甘為別人做嫁衣裳―當好半殖民地資本主義屬國,成為西方壟斷資本主義的仆從;如若搞不好,那就要墜入萬劫不復的敗亡深淵,沒有翻身的希望。關於這些事實我在十多年前寫的:《苦難資本主義》中有詳細的論述和警告,可以參看http://sans-culottes.bokerb.com/ ... &uid=5916&ids=50140

中國作為磚頭五國的領頭羊、身負示範重任的標準仆從終於由接軌的屬國陷入敗亡的深淵。借助大量浪費珍貴的廉價勞動力、天然與汙染資源換取收入的增加,自我感覺良好,西方也同時稱善、叫好以示鼓勵,結果是如此淒慘,盡管工人階級為五國社會創造了極高的勞動價值,商品價廉物美,然而自己無法占有,被迫盡數交付內外資本家而一貧如洗。西方壟斷資本因為發展勞動生產率提高利潤,投入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從而整個經濟體全面貶值及平均利潤率下降而面臨崩潰和大蕭條威脅時刻,由於可以從磚頭五國特別是中國的半殖民地資本主義市場上的極高價值和數以幾倍、十倍計的利潤率來彌補自己國內相應部分的貶值與下降帶來的損失,才能繼續維持了三十多年的政治經濟,中國卻用無償和不惜代價的、自殘的悲壯方式拯救了垂死的西方!

“發展就是硬道理,有水快流的惡果!大搞產能過剩、環境汙染、資源破壞,血汗工場的現代化,讓社會和百姓承受後果,再按別人的WTO遊戲規則把過剩的產能推向嚴重依賴出口,換取美債歐債的白條,這就是所謂的改開的實質。” haotie001.com

西方會因此而感恩圖報嗎?他們無愧為主子,用震怒掩蓋著自己的無能,用指責鞭笞五磚特別是中國,掩飾著內心的虛弱,用嬉笑怒罵、挑撥離間來鼓動半殖民地資本主義繼續為西方主子效犬馬之勞,直到大家一起毀滅。五國的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明知西方資本主義經濟依靠廣大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勞動力、市場、資源才能達到今天的發展地位,意圖冒著不可持續發展的危險搞資本主義大躍進欲一枝獨秀,是政治上荒唐和不負責任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誑妄表現。

1.人民幣貶值可以挽回美國的失業潮嗎?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克魯格曼不斷發文(2011年10月3日)要中國為人民幣貶值負責,他以挽回就業為理由,建議美國國會立法對通貨操縱者作出威脅。誠然,大規模的和長期的失業是美國的一種國家危機,但是,想利用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也就是強迫人民幣升值)來解決失業是不切實際的。

例如,中國想要買美國的軍事工業產品,並要拉攏五角大樓以便進口每年數以千億美元計的軍事硬件和軟件。如果能實現的話,軍事交易將大幅降低美國貿易對中國的逆差,而無關乎克魯格曼教授的反貨幣操縱的戰略。美國•中國之間的貿易不平衡既是國際經濟關系難題,也是一種政治•軍事的鬧劇。但是美國大資本不想放松其統治太平洋和其他地方的霸主地位。他們想要讓政治軍事事態在可行的有利前提下,越緊張越好,而且當然不希望平等對待區域性勢力 — 中國、 日本、 印度、 俄羅斯、 朝鮮等,以便從所有地域性強國那裏獲得經濟利益,從而解決其失業和其他緊迫的相關難題。資本是人民福祉的障礙,大資本是福祉的大障礙。

就基本理論而言,西方貨幣已經貶值了相當一段日子。但是,沒有一種貨幣得益。為什麽?簡單的答案是,貿易不平衡不單單是由於匯率導致的 ;事實上 匯率只是貿易不平衡的一個次要因子。

較先進的國家比磚頭五國那樣的新興市場掌握了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更高的勞動生產率迫使工人把他們大部分的勞動時間投入到生產剩余勞動產品,即生產利潤上面,而只使用很少的勞動時間去為社會創造商品內含的新價值。不僅社會的經濟剩余因此而蒙受損傷,而且高勞動生產率使商品、因此市場價格、資本以及貨幣一並貶值。

而新興市場相反―他們的勞動生產率低於西方,因此其商品的價值,資本和貨幣價值以及市場價格一般高於西方。庸俗資產階級經濟學,很容易得出結論說,這些崇拜資本主義的國家的出口將註定要失敗-只有廉價的貨幣和出口商品價格低,才能有出口競爭優勢等等。他們錯了。西方不斷從磚頭五國進口貨物,仿佛沒有明天一般,因為他們的貨物的價值超過了西方國內的同樣產品的價值量,無論進口國貨幣的價值有多高。事實上,等價交換規律的本身在於價值,而不在於供給和需求所決定的價格或匯率,這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事物在其現象上往往顛倒地表現出來”(《資本論》第1卷,第17章)。中國居民經常抱怨國內某些產品(一般是美國大量生產的)比美國還貴,其實這只是價值規律的科學反映之一罷了。

現在讓我們關註一下全球失業潮這個難題。

美國不能根除這麽頑固的失業率的真正原因是,第一,一般企業不需要雇用更多的工人做更多的工作。一般製造業工人在機械及自動化的幫助下,現在可以做大量的工作,大概每17年一個工人可以取代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工人。第二,工人階級因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了生產力,生產供過於求經常出現,因此阻止通常需要雇用更多工人來從事的擴大再生產。第三,由於雇用的工人少了,企業必須投入比工資/福利更大的資本額到機械及自動化上面,從而導致平均利潤率即投資回報率下降。舉一個例子,從1980年到2010年,美國總計勞動生產率增長了60%,但是從1979年到2009年,其利潤率已經從35%下降到25%或按線性近似在30年裏減少了10%。 (見1. 安德魯•克萊曼【Kliman】:《資本主義生產的失敗》,Pluto出版社,2012年出版)美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更為可觀―製造業工人的生產率自1993年以來,17年中增加了一倍,並使美國損失了超過1100萬個就業崗位。見<http://www.dailymarkets.com/econ ... r-loss-of-u-s-jobs/>

利潤率是資本主義生產的動力;下跌中的利潤率已經成為不利於經濟的重要因素,並影響經濟的復蘇。世界正在親眼目睹一場較輕的長期大蕭條。

中國的失業情況一直是嚴重的,因為資方要利用失業壓低工資。2008年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是4.2%,但不包含農村工人和城市農民工。實際失業率高達27%。(見1. 克萊曼,第189頁)。

常年失業是後期資本主義的特點,其中資本的壟斷、集中、金融化、價值危機和巨大的停滯或較輕的大蕭條(即次蕭條)保有半永久性的支配力。就體製外的解決方案而言,第一步將是對金融•軍事•工業三巨頭的國有化和民主化,然後是就業、醫療衛生、高等教育、住房,退休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化。

什麽是體製內的解決方案呢?除了動員勞動多數繼承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市、占領華爾街及其他全球規模的革命道路外,沒有其他辦法。眼前的目標是高舉分享利潤這個鮮明的旗幟-先按91%的稅率,征收占人口1%的富人的所得稅,然後把失敗透頂的政治機器予以民主化。

西方在過去的百年左右,通過勞動生產率的發展,已經降低了服務、產品、資本、貨幣和開放市場內的幾乎所有東西的價值。除了他們的壟斷產品和服務,例如在軍事,安全,飛機,知識產權及其他特定領域之外,全球市場的新興資本買不起價值量少而價格昂貴的西方商品。西方可行的最佳辦法是內部交易,或者投資新興市場,製造具有較高價值量的商品,然後賣給國內。

西方國家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先遣部隊,面對潛伏在晚期資本主義中不斷的危機所造成的絕望深淵,它們首當其沖,也感同身受。價值危機是它們今天所面臨的最根本的發展障礙。

新興市場應該也好不到哪裏去,因為最終一個又一個地要如同西方一樣,沿著那個在劫難逃的生產模式的相同路徑前進。無限製的勞動生產率發展是以失業和新價值的創造越來越少為代價的,這是資本主義運動的基本規律之一。中國和亞洲市場的勞動生產率一般只有西方的五分之一,每十年翻一番,但是由於現在正在加速進行提高生產率和產業升級,估計不用幾年就能趕上西方並面臨價值危機及其禍害。

卡爾•馬克思在150年前分析並理解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將註定失敗的規律,而今天的經濟學家忽視其科學遠見,反而贊同資本辯護者們不科學的教條。由於現實總是比教條強的,更多的年輕人將甩掉那些自欺先驅們加在他們身上的歷史包袱。

2.中國經濟趨緩的現實意義

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經濟一直是世界經濟的司機,而今減速加快,前途如何呢?

中國經濟有許多不同的特點,每個都需要特別考查,以彰顯其大圖景的意義。經常被忽視的特征之一是中國的價值經濟學。

我們所指的價值,既不是股票或商品的市場價值,也不是供求市場價格或價值,或用不兌換金銀的貨幣來衡量的價值。除了勞動力即社會平均勞動時間創造的價值外都不是實際意義上的價值。包含在或物化在產品或服務產品的勞動價值是唯一的根本的價值,在這個基礎上,市場價格上下波動。價值決定價格,而不是相反。

磚頭五國的新興市場與西方國家(歐元區,美國和日本)的先進的市場相比,其商品(包括產品和服務)的一般平均價值較高,這是因為廉價的勞動力鼓勵資本家大量使用勞動力,生產工具不具有先進性,勞動生產率比西方較為落後,並把更多的勞動和勞動時間花在商品上。由於每個工作日包含創造價值的必要勞動時間和花費在生產剩余價值或利潤的剩余勞動時間,一位磚頭五國的工人將不得不花費比剩余勞動時間更多的必要勞動時間,從而創造的新價值比利潤多。磚頭五國的平均利潤一般低於西方。然而,有一個可以彌補利潤不足的優點,那就是因為磚頭五國的平均利潤率即平均投資回報率高於西方國家,也就是說,一個相對較少的投資,可以啟動較多的流通與周轉資本,給以時間的話,仍然可以占有可觀的利潤量。

由於磚頭五國的商品價值高,相應的市場價格跟著會高,這意味著通貨膨脹的趨勢,它不同於西方,在那裏低價值商品意味著較低的市場價格或價格的緊縮趨勢。

只要磚頭五國的資本保持充分就業的工人階級(即5-6%的失業率;但是五國無例外地出現很高的失業率),其高價值的商品優勢,將繼續產生較高的經濟增長。這在磚頭五國見證了兩位數的增長率。與此相反,西方已陷入低利潤率和增長率的泥沼,而且高勞動生產率製造了低價值的商品。

雖然中國操縱外匯匯率壓低人民幣的交換價值,但這是以其國內的通貨膨脹為代價進行出口競爭的。價值規律是疏而不漏的。

磚頭五國由於商品價值的提升,其資本也同樣升值。極多的高價值資本需要找出路,例如租讓出去和•或投資於基礎設施。這與西方的資本成為顯然的對比,西方資本所含價值低,成為閑置和過剩的、沒有生產性投資出路的資本,其低價值逼迫資本投放到非生產性的、虛擬和賭場學上的金融投機資本,導致繼續不斷的債務危機。

磚頭五國的資本會無限製地茁壯成長嗎?答案是一個響亮的:“不”字。首先,他們的高價值商品的出口需要西方的市場,但西方市場正在失去活力。第二,本地資本所有者 ―主要是壟斷官僚和買辦資本家 ―不再滿意於以小於西方資本規模為代價的高利潤率及增長率。它們要如同其西方“夥伴”那樣積累大量資本。因此,總趨勢是采取 “科學發展觀”和產業升級 ― 以失業和低價值商品與資本以及生產過剩為代價,迅速提高勞動生產率與眼前的利潤,並擴大內需。

這最終使得全世界沒有經濟增長。

中國的壟斷官僚和買辦資本所有者的根本和長遠利益,決定了中國政治經濟的發展。任何關於中國的政治經濟分析都必須反映這樣的傾向―勞動生產率的發展,官僚資本,鯨吞資本和外逃資本的快速積累,並立即全部出口海外,以及上層家族加速外移,以避免革命的審判和懲罰。

中國的資本無法悠閑地作長期積累的打算了,尤其在阿拉伯春天來臨之後。目前,不管是如何紮實的所謂“頂層計劃”,將放緩經濟增長以加強快速利潤,不論是否有抗議出現。

3.中國的債務怪獸

中國巨大的公共工程項目是有價值的投資呢,還是上升的債務威脅到了國家的經濟?

中國的經濟是一個魔法―重力和其他科學發現的定律似乎不適用。過度負債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壯舉。

這些壯舉背後的秘密是什麽?

這個秘密就是通往資本主義的最有效、最快速、最好的和最省事的道路是社會主義。數以億計的農民和工人無怨無悔地為毛澤東時代的27年社會主義國家,創造了巨大的使用價值。在西方先進國家,幾百年來的私人資本家沒有這種好運―剝奪國家財富進行私自積累的機會。在27年的社會主義時代裏,積累了堅實的基礎設施和國民收入總量,使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成為可能。

世界資本主義在中國這個歷史性的黃金時期應當感謝毛澤東對建設中國社會主義的領導。

社會主義建設基地為奢侈消費、剝奪、貪腐、資本外逃、國有和集體財產的私有化提供了條件。此外,資本主義回潮使當官的轉變成官僚買辦資本家,他們不得不與西方壟斷資本家分享數以十萬億美元計的財富金額,這些財富來自過去30年來數以十億計的三代農民和工人在微薄的工資下被迫無罷工勞動所創造的剩余價值。(2008年中國製造業工人平均小時待遇是1.36美元,這是美國的4.2%。參看1. 克萊曼第187頁或www.bls.gov/opub/mlr/2011/03/art4full.pdf

2005年印度有組織的製造業工人平均小時待遇是91美分,相當於美國的3%,但高於中國。見http://www.bls.gov/opub/mlr/2010/05/art1full.pdf )。因此中國很快吸引了大批外國資本,它們蜂湧而至,一方面飛速挖掘前社會主義的寶藏,另一方面浮誇性地刺激了增長率。

只要社會主義的大紅利持續有效,中國的經濟將繼續發展,不過如同西方和其他國家那樣,任何看似純粹的經濟問題,總會轉變成政治和社會問題。

經濟學家總愛稱贊中國的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它將用來挽救即將到來的危機。他們不認為由十億雇用勞動者的青春、血和汗水創造的錢是為了官僚買辦資本家階級用來逃跑的。

當我們將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和一個普遍及大規模失業危機作比較,債務將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勞動力為國家經濟剩余創造著使用和交換價值,這每年4.2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可以使用各種通貨膨脹方式化為烏有,只要國內和海外的工人和農民繼續為資本家創造數以萬億美元計的剩余勞動價值,用來歲歲年年繼續投資。

這種經濟魔法比賽看來會抵擋一陣子,直到政治和社會動亂吞沒了各國政權。

  1. 哈耶克、米塞斯、凱恩斯救不了世界資本主義的價值危機

由於資本隨著時間貶值,住房,債務,股票,期貨及其他金融資產如同貨幣一樣也隨著時間貶值。為保全舊資產的舊價值,保存期超過一般正常的保存期間。資產周轉時間增加。債務危機和一般的金融危機都變得更加頻繁和嚴重。順便一提的是古董資產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升值。這雖然是稀缺資產的特性,但也從側面說明時間因素的決定性誘因。

一方面,商品,資本和虛擬資本―即財產所有權的資本化,如證券,金融衍生工具和其他投機性的、不確定的和虛幻的資產都在貶值,盡管它們在表面上和勞動價值的內容無關。另一方面,發生商品生產過剩,產能過剩,資本積累過度,例如美國非金融公司囤積著高達2萬億美元的現金,不知道怎樣利用。這裏存在一個突出的矛盾,也就是馬克思說的,“買和賣互相對立起來,不使用的資本就以置閑貨幣的形式出現。”

西方世界曾經期待日本作為經濟典範。高勞動生產率使投資回報下降,物價通縮和通脹並存。隨著資本的貶值,資本生產率,即每1美元投入所得到的小時產出,也降低了。難題既不是哈耶克、馮•米塞斯、凱恩斯,也不是正當行的正統經濟學家們所能解決的。“直升機本•伯南克”既然未能為日本的價值危機造成的經濟困境指點迷津,似乎也無法成功處理這整個西方世界的難題。

5.從互聯網看資本的沒落

蘋果公司派息利好,股價創新高的根本原因在於,1. 實行熊彼特(Schumpeter)所提出的“創造性毀滅”企業模型,也就是把各式移動上網機輪番略加改進後,重復製作來販賣老貨並詐取極高的壟斷利潤。這種非法的欺詐行為不可能增加多少價值,然而時尚和愛好攀比的消費者卻甘願上當受騙而對蘋果的這種低級營銷術樂此不疲,為別人做嫁衣裳,把辛苦錢交付蘋果積累資本,自己卻越來越囊空如洗。這種偏要上當以求心安理得的病態說明資本霸權多麽厲害。微軟和其他互聯網壟斷寡頭們的軟件也可以此類推2. 蘋果、谷歌、微軟、臉書等國際互聯網壟斷資本,無償囊掛了幾億網民在網上的辛勤勞動及其集體創造的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如果你我數以億計的廣大網民們不為互聯網日以繼夜地努力耕耘並開辟新天地,網上這些壟斷寡頭們能賺取利潤嗎?有誰來買iphone, ipad, 花錢給蘋果、谷歌、微軟、臉書等?互聯網所有價值屬於全體網民所有,但是由於資本霸權及其殘酷的極權統治,幾十、幾百、幾千萬億美元的互聯網上的社會價值量竟然被少數壟斷資本所掠奪和侵吞了。

以追逐私利為生的資本本身越來越失去了為生產利潤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條件和能力,從而不再或盡量少雇用勞動力開發和創造價值與生產剩余價值。它們日益仰仗對社會所創造的價值實行無償私自占有、非法私自侵吞與轉化社會的集體勞動價值為非法的剩余價值即廣義的非法利潤,形同盜竊,成為社會公敵。

這個國際盜竊價值集團在互聯網上的非法表現只是它為非作歹的冰山一角。它利用政治力量不但在掠奪網民,也在通過被它全部收買的各國政府和官員,大搞化公為私、侵吞公共財產和社會財產,掠奪世界人民,並充分表現出資本主義自我貶值和急速沒落的腐朽性和垂死掙紮。

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資本主義及資本霸權瘋狂壓迫、剝削及掠奪人民,已經引起人民反抗資本霸權的怒火;各國人民團結起來打碎資本奴役勞動人民的牢籠,求得解放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結論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說,經濟問題之一是銀行拒絕向企業放貸。但是,我想補充說,企業也拒絕招聘。去爭論企業是否缺乏公眾良心是毫無意義的,企業的根本動力在於牟利,特別是牟取立即利潤和無風險的利潤上面。資本主義經過600多年的發展,那些立即利潤或無風險利潤的來源或投資渠道早已日漸枯竭,剩下的多半既不是立即可得的利潤,也不是無風險的,而是需要長期經營、充滿著風險的全社會規模的超大型事業。面對這種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整個社會動員的超大型事業,資本是無能為力的。資本主義生產作為一定時期的一種特定生產模式發展至今,已經完成了任務,其繼續發展的主客觀條件都已經不再,迫切需要新的生產模式取而代之。資本主義將成為巨大的時代錯誤,因而成為人民民主繼續革命的對象。

市場競爭促進不斷發達的生產力,導致上升的勞動生產率和壟斷。前者攆跑了有合理收入的工人,後者排擠中小企業並到海外去雇用廉價的勞動力。因此,失業不但在數量上升級,而且幾乎長期地波及到所有部門。一切事物都相互聯系在一起,失業影響了經濟增長、商品生產過剩、資本過度積累和很多其他問題,反之亦然。

經濟危機包括債務,金融,赤字,信貸等等危機,可以把它們歸結為一個根本性危機,即價值危機,也就是貶值危機。這裏的價值特指勞動價值或勞動時間,勞動是價值的實體,因為只有活勞動能重新創造價值,機器及自動化只能保留著作為物化價值的死勞動而不能創造新的價值。除少數的天然資源,如空氣和水,給人類提供了天然的價值,所有的價值來自花費在自然上面的人類勞動力。我們強調價值是一種社會生產關系,價值只能在一種社會的過程中,也就是說在交換中實現。價值不是絕對的,更沒有普遍性可言。作為資產階級社會裏的勞動群眾的價值不同於社會主義裏的勞動群眾的價值,前者的價值是一種特定的、作為雇傭勞動力商品的、物的價值,與資本家階級作為人格化了的資本人的價值是完全對立的,也是互相沖突的,除非我們把社會理想化,也就是抽象化。

資本家使用較少的勞動力在所有經濟部門進行生產,他們投入較少的資本在勞動力上面(稱為可變資本 ―活勞動擔當價值生產任務),而投入較多的資本在工廠、材料、機器及自動化上面(稱為不變資本 ―隱藏著物化或死勞動)。很顯然,改進了的勞動生產率,降低了投入到生產商品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而增加了通過磨損、折舊及其他相關的提取過程,來提取凝結在固定資本的死價值。最終,必要勞動時間微不足道,使工人不再把他們的勞動時間投入到商品生產上,而是使用機器和自動化把工作日投入到剩余價值即資本或利潤的生產上。 (勞動時間=為賺取工資和福利的必要勞動時間+為資本牟取利潤的無償剩余勞動時間。)馬克思認為“由於再生產停滯,可變資本就減少,工資就下降,使用的勞動量就減少。這些又反過來重新影響價格,使價格繼續下降。”

在極高的勞動生產率的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產品包含著可以忽略不計的花費和物化在產品裏面的必要勞動力,或可以忽略不計的社會平均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凝結在內的新價值很少。此外,來自固定資本的產品價值只是一小部分舊價值或物化在產品內的死勞動價值。

為生產花費的必要勞動力與工資水平相當,高生產力的工人的工資水平是和利潤率一起下降的,因為資本家把太多的投資捆綁在購買非價值生產的固定資本上。同時,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得幾乎所有的勞動時間成為剩余勞動時間,以犧牲失業人員為代價,利潤於是不斷騰飛。

價值減少而剩余價值或利潤卻在膨脹,價值危機於是不可避免。

斯蒂格利茨教授審議的經濟問題的根本原因一如上述。

(1) 高度失業潮來臨。

(2) 工資縮水。

(3) 利潤率和增長率都在下降。

(4) 大滯漲即次蕭條趨向長期化。

(5) 由於產品價格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而創造的價值較低或可忽略不計,因此價格緊縮。在西方,價格緊縮是正常的,而在發展中市場裏,物價上漲是正常的,因為他們通過雇傭更多的勞動力比西方創造更多的價值。然而,這些市場在競爭的壓力下急於發展勞動生產率,到那時它們看起來更像是西方,而不再像先前的的自我了。

(6) 商品生產相對過剩爆發。

“在世界市場的危機中,資產階級生產的全部矛盾集體爆發;在特殊的危機中(按內容和範圍來說是特殊的)爆發只是間歇性的、孤立的和倒向一邊的。”

在當前世界市場的危機中,矛盾確實集體爆發無一例外。在金融危機―大衰退期間,現在只有德國暫時是個例外。西方國家和磚頭五國正在集體遭受矛盾的總爆發。

(7) 由於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危機要素的產生在於這樣一個事實,即商品的再生產價格比先前生產的低廉。因此,市場上的商品發生貶值”。

“說到危機引起的資本的破壞,要區別兩種情況。只要在生產過程停滯,勞動過程縮短或者有些地方完全停頓,實際資本就會被消滅。… 第二,危機所引起的資本的破壞意味著價值量的貶低,這種貶低妨礙價值量以後按同一規模作為資本更新自己的再生產過程。這就是商品價格的毀滅性下降。這時,使用價值沒有被破壞。一個人虧損了的東西,被另一個人賺去了。作為資本發揮作用的價值量被禁止在同一個人手裏發揮資本的作用。舊資本家破產了。”於是資本的毀滅和危機同步發生。(以上見馬克思《資本論》第4卷,即《剩余價值論》第2冊,第17章)。

(8) 資本的過度積累之所以發生是由於缺乏有利可圖的投資渠道。

(9) 國際壟斷資本接手全球生產的大部分,加快了經濟金融化和資本的獨裁政治。

(10) 富國和窮國之間及資本家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社會收入與財富的兩極分化加強。

(11) 由於缺乏生計,勞動群眾別無選擇,只能向金融壟斷資本借債,債上加債以至於到了償還不了的地步。由於壟斷資本已經把經濟金融化,晚期資本主義經濟所依賴的一個重要工具就是債務和信貸。

(12) 赤貧,缺少醫療保障,失業,戰爭販子的軍費開支等,強製政府花錢,而錢要無中生有,因為資產階級拒絕通過向富人和公司征集較高的稅收來與公眾分享其利潤,從而人為製造了一個國家債務危機,例如在希臘等國和溫二十七等人的“中美國”。

(13) 為了彌補利潤率下降,西方資本不顧環境和采礦業的安全保護,而貪圖能夠剝削廉價、無助但豐富的勞動力,就把工廠、資本、就業機會和技術包給海外。然而,這種資本的生產、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外化不是沒有問題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和西方一樣,在市場競爭的壓力下,必須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將使下降的利潤率和增長率蔓延到世界各地,那時再想通過外包來進行補償將是不可能的了。

(14) 目前來看,發展中國家市場的勞動生產率仍然很低,所以,利潤和增長率是高於西方的。為了這種比較優勢付出的代價是,商品(產品和服務)的價格高於西方的,因為工人在生產上花費更多的必要勞動時間,從而為產品創造更多價值量。此外,發展中市場的貨幣例如人民幣具有升值傾向,這不完全由於政策使然,而是價值隨勞動生產率反向變化的結果。商品和貨幣升值會傷害他們的出口。

(15) 由於發展中市場的價格較高,在本國市場中不能流通和消費自如,其國內消費能力是相當有限的;他們必須出口商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降低出口產品的價格,他們依靠進一步壓低工資、補貼出口、操縱匯率並因此引起摩擦和貿易不平衡問題。

(16) 美元作為法定貨幣,既不能兌換貴金屬,也不值得作為一個國際公認的儲備貨幣。美國的經濟價值的生產與其暴利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此,美元的價值不斷急劇下降。用當地貨幣計算的G.D.P. 貶值,這適用於包括日本在內的所有西方國家。

(17) 發達市場已經集體進入一個無價值的世界黑洞 ― 一個黑暗時代又回到21世紀,困擾著有史以來人類所僅見的這個最先進的生產製度,但也是最有缺陷的製度。洞中唯一的火星苗,是使用不兌換金銀貨幣的魔術來支撐對社會公眾無所助益的利潤,仿佛若無其事。這種愚蠢癡呆的火苗,使黑洞更黑而不是更亮,註定要同歸於盡。

(18) 早期和中期階段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使用非自動化或少部分自動化的生產工具,那時利潤率和成長率只有下降的可能性和傾向性而沒有必然性,從而導致生產革命化的歷史趨勢。當它進入20世紀70年代,由於勞動生產率的急速和高度發展,全自動化生產使利潤率和增長率的下降呈現必然性和強製性,而不再僅僅是傾向性的。

(19) 如果我們不考慮特殊及壟斷行業,當前的行業一般都不是勞動密集型而是技術、知識、固定資本密集型的,因此生產出來的利潤率(或資本的投資回報率)是很低的。大多數社會化大型事業,例如公眾醫療、綠色能源、防止全球暖化工程、防止和清除汙染工程、核廢料處理工程等都不再與以積累個人資本為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相適應,而強烈要求一個新型的、為人民服務的社會經濟製度。資本主義建立在剝削雇傭勞動和生產工具私有製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的繼續發展,資本主義發展到了晚期,終於如同馬克思所預見的那樣―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的理由原先是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現在生產力被受到利潤率長期下降造成的空前強大的阻力,從而資本主義不自覺地為一個更高級的生產模式創造著物質條件。

(20) 社會總剩余由於新價值的生產越來越少、社會消耗不易緊縮,社會總剩余日趨低落,使全球勞動群眾進入重災區。資本被迫把投資目標從勞動生產率極高的製造業轉向勞動生產率較低的開采業,如土地、房地產、礦產、碳氫能源、水資源開發等行業,以求延緩利潤率下降的總體趨勢。中國商品增值這種暫時的現狀尤其刺激土地掠奪和房地產快速和大幅增值,以及連帶而來的農民工人階級化即農村城鎮化,這與美國房地產四年來持續下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但是中國這種好景是不會長久的,隨著固定資產的大量投資,勞動生產率的快速上升,以及全球氣候暖化和汙染加快加深,開采業也將會受到影響,社會經濟的總剩余更會枯竭,不要說人均實際收入,即使人均名義收入不升反降的日子不會太遠。

(21) 人們由於從小到大受到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為資本主義發展辯護和塗脂抹粉的影響,大多數認為資本主義經濟會如同幾百年來那樣不斷地死而復生,只要能夠求救於國家幹涉主義的資本主義例如羅斯福新政或凱恩斯主義或混亂不堪的所謂“深化改革”那種半殖民地資本主義,人們就會信心十足,資本主義就會趨向穩定,轉危為安,生生不息地發展下去。但是價值危機論與資本主義發展的這種膚淺的推斷剛好相反。價值危機所產生的並發性緊縮和通脹削弱了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潛力。作為資本主義生產的刺激、積累的條件和推動力的利潤率(即資本的相對增長率)因受到生產本身發展的威脅而不斷下降,從而加大了價值危機的程度,因此這個共振式破壞性互動不斷增強,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生產模式在有利的社會•政治條件下得以變革即轉化及揚棄。只有揚棄了資本主義並轉化資本主義製度,我們才能徹底消滅價值危機及其並存的利潤率下降規律,從而不再發生政治經濟危機。

(22) 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進入長期次蕭條階段,磚頭五國的全盤西化即所謂向“國際”接軌潮流,以及鼓動各國把政治西化當作半殖民地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標準模式(“普世”價值)或所謂“政治改革”的企圖破產了。一個經濟多極世界勢必要朝著政治社會多極世界的方向發展。人民群眾將緊緊依靠真正的也就是繼續的人民民主革命,建立起一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反對資本主義和資本霸權的、勞動人民自由聯合的世界。

(23) 慘痛的歷史經驗告訴人們,無產階級的解放必然是自己的事業。那種把自己的革命事業假手於別人或異己的“精英”組織的代理策略被證明是錯誤的。美國先進社會主義者尤金•德布斯(Eugene V. Debs, 1855-1926) 說道:“很久以來,全世界的工人一直在等待先知來帶領他們走出奴役…如果你能被領出來,你就能被領回去。”(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回顧中國反革命資產階級團夥在鄧小平這位“先知”的領導下是怎樣使中國從社會主義復辟半殖民地資本主義的)。自己的階級如果不能掌握政權的話,奪取政權就形同白費。無產階級革命主要不在於奪取而在於訓練和著手自己掌握、保有和鞏固政權這種高難度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