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的風氣變化

在中國剛昂邁入二十一世紀時,也是中國網路的初期,對於很多中國人而言,這就像是一個新大陸,起初在2000~2008年期間,中國的網路環境以及言論的空間相對自由,以及胡溫時代的寬鬆。
以改革開放為輔助,不同國家之間文化的相對流通,人民在網路中的交流逐漸豐富起來,網路文化也逐漸興盛。在這之後,伴隨著胡錦濤所倡導的「創建和諧社會」,網路中的「所謂」不良信息也逐漸減少,但隨之減少的也包括政府不希望人民所了解的信息。在此期間便產生了一個著名的網路流行語「和諧」。

在2012~2017年期間,隨著電腦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逐漸的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在這段時間里,中國的網路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網路為中心的職業,如網購,自媒體等也隨之產生,人們在網絡中的交流也越來越便捷,但隨之產生的,言論空間的逐漸收緊,在人們不經意間每日寸「緊」。

在2017~2022期間,中國的網路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2017年就像是一個轉折點,國際關係,國際聲望,經濟發展,言論自由都紛紛急轉直下,人民漸漸的發現努力奮鬥了很多年,只為過上好生活,卻發現畢業後工作越來越難找,月收入根本不足以使自己生活條件提高,積蓄的儲備速率極其緩慢,以至於根本買不起房。更可怕的是隨著瘟疫的爆發,大量人士的失業潮,人們都生活簡直雪上加霜。失業,破產,言論自由的加速收緊,因言獲罪的政治迫害,人們整體的情緒越來越壓抑,便逐漸向網路中發洩自己的情緒。

由此便萌生了另一些網路產物,總是帶有負面情緒的,以及攻擊性的,這些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詞,短語也產生了新的含義(大多是惡意的),例如「差不多得了」「不會吧」「繃不住了」還有那流汗的笑臉。它們所傳達的信息給人的感受總是:傲慢、輕蔑、嘲笑、不可一世。但實際上這並不是它們的本意。

很多人在網絡中和其他人產生衝突後並未和平理性的包容接受對方的觀點或是用強有力的雄辯和論點來駁倒對方。而是試圖用高高在上的蔑視態度,以此來掩飾自己真實的情緒,雖然表面上看起來無比的囂張,但他們可不會把自己真實的情緒流露出來,以免對方抓住自己的「漏洞」。

隨之產生的還有性別之間的對立。

女性群體認為多數男性都不值得與自己交往,由於現實環境的惡化,「強姦」「猥褻」「變態殺人案」等惡性事件的頻發使她們總是處於對男性有防備警戒的心理,因此有的女性便產了「所有男人都是潛在的強姦犯」「男人總是垂涎於自己的肉體」的想法。以及女性群體認為在社會中的地位相比男性並不平等,唐山事件的發生,更加激化了男女之間的矛盾。
男性群體認為自己並非惡人的一員,認為女性一刀切的全盤否定男性是不合理的,認為女性仇男的想法是過激的,女性只知道享受,是男人奔波勞碌養家糊口還要面對加班加點過勞死,房貸,還款,失業,減薪,等生活壓力。

社會關係的矛盾,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官民間的衝突,都在潛移默化的無休止的加深著中國病態社會環境的戾氣。